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國的濕摩陀江邊,一處名叫獼猴室的石窟中。當時有一位魯醯遮婆羅門,非常恭敬地侍奉尊者的生活起居,一切都如侍奉阿羅漢之法。

某天尊者著衣持缽到人群中托缽乞食,隨後回到石窟,收好衣缽,洗淨雙足,便進入室內開始禪坐。魯醯遮有很多年輕的弟子,當時正在附近採集木材,經過尊者的石窟旁,嬉鬧地說:「住在這個石窟裡的剃髮沙門,皮膚黝黑,種姓平賤,並非出身貴族。我們的老師竟然這麼恭敬地侍奉他,如侍奉阿羅漢之法一樣。」

尊者在石窟裡聽到這些年輕人說的話,便出言勸阻:「年輕人!年輕人!別再說了。」這些年輕人聽了尊者的話,一時不敢再說,但隨即又開始譏笑,即使尊者再三勸阻,卻仍然不停地議論。

於是,尊者走出石窟對這些年輕人說:「年輕人!你們不要再說了,我現在為你們說法,當仔細聆聽。」這些年輕人答說:「好吧!你說,我們洗耳恭聽。」這時,尊者便說偈云:

「古昔婆羅門,修習勝妙戒,得生宿命智,娛樂真諦禪,
 常住於慈悲,關閉諸根門,調伏於口過,古昔行如是。
 捨本真實行,而存虛偽事,守族姓放逸,從諸根六境,
 自餓居塚間,三浴誦三典,不守護根門,猶如夢得寶。
 編髮衣皮褐,戒盜灰坌身,麤衣以蔽形,執杖持水瓶,
 假形婆羅門,以求於利養。
 善攝護其身,澄淨離塵垢,不惱於眾生,是道婆羅門。」

這些年輕的婆羅門聽後非常生氣,怒罵尊者說:「你竟敢毀謗我們的經典、教法,辱罵婆羅門。」於是拿起砍好的木材,跑到老師魯醯遮婆羅門那裡去告狀:「老師您知道嗎?摩訶迦旃延居然毀謗婆羅門的經典、教法,還辱罵婆羅門!」 魯醯遮不相信,便對他們說:「年輕人!不要這樣說。摩訶迦旃延尊者一向重視戒德,不會毀謗我們的經典、教法、辱罵婆羅門的。」這些年輕人說:「老師如果不信,可以去找尊者問清楚。」

那時,魯醯遮並不相信這些年輕人的話,於是前去拜訪摩訶迦旃延尊者。與尊者互相問候之後,退坐在一旁,便問:「我那些年輕弟子有來過這裡嗎?」「他們來過這裡。」「您有和他們說話嗎?」「有,我有跟他們說話。」「是否可以請您把跟他們說過的話,再詳盡說給我聽?」

於是,尊者就為他詳細地解說。魯醯遮聽了以後心裡很不高興,便對尊者說:「我之前還不相信那些年輕人說的話,但現在我覺得您真的在毀謗我教經典、教法,辱罵婆羅門。」沉默了一下,又開口問尊者:「您剛剛說『門』,到底什麼是『門』?」尊者回答:「善哉!婆羅門!你的問題是如法的,我現在就為你解釋什麼是『門』。

婆羅門!眼睛就是門,因為能透過它看見外界的色塵;其他耳、鼻、舌、身、意也是門,因為透過它,我們能覺知一切法。」

魯醯遮聽後十分讚歎:「奇哉!摩訶迦旃延尊者!我問什麼是門,您就為我解說門的意義。您剛剛又說『不守護門』,那麼什麼又是『不守護門』?」尊者又稱讚:「善哉!問得好!你問『不守護門』的意義,是如法而問,我現在就為你解說什麼是『不守護門』。

婆羅門!一般沒有智慧的凡夫,眼睛看外在的境界,對美色產生貪愛,心生攀緣執著;對於醜惡的境界,則是生氣排拒,不知離於貪愛繫縛、斷除無明煩惱,乃至身心不得休息,造諸惡行。這都是因為凡夫的心定不下來,因此在根門不能調伏、守護、修習。所有六根對六塵的境界,皆是如此。」

魯醯遮歎道:「奇哉!摩訶迦旃延尊者!我問什麼是不守護門,您就為我解說不守護門的意義。請問,什麼又是『善守護門』呢?」摩訶迦旃延尊者對婆羅門說:「善哉!你能問我『善守護門』的意義,問得很好。要仔細聽,好好地思惟,我現在就為你解說『善守護門』的意義。

有智慧的修行人,眼睛看見外在的境界之後,對美好的境界不生貪愛,心不攀緣執著;對醜惡的境界也不厭惡,心不生煩惱。因為他們恆常收攝,把心安住,如實地明白心當離於貪愛繫縛,以智慧斷除無明煩惱,所以也就不會造作各種惡法、不善法,從解脫的智慧中得到滿足,一切煩惱皆得止息,心也能保持正念,這樣就是善於調伏、守護和修習根門。就像眼根對色塵一樣,其他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也是這樣去調伏守護。」

魯醯遮歎道:「奇哉!摩訶迦旃延尊者!我問什麼是守護門,您就為我解說守護門的意義。就像有人尋找有毒的藥草,卻反而得到治病的良藥。今天我就是這樣,本來很生氣地來到這裡,您竟以法語滋潤我的身心,讓我像沐浴在智慧甘露中。」魯醯遮婆羅門聽聞尊者所說的妙法,內心歡喜不已,起座而退。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第九》

宣傳平等 

迦旃延的教化方法,善於個別談話。再頑固的人,只是聽他一席話都會茅塞頓開。 

他在摩陀羅國教化時,國王指嘖他說:「你是最高貴的婆羅門種姓的人種,現在做了剎帝利種姓出生的佛陀弟子,不感到屈辱嗎?」 

迦旃延回答說:「從職業上來說,社會有宗教、政治、商業、工農業的分工是正確的,但以形成階級解釋人種的優劣,那是值得研究的,須知每個種姓的人都有善有惡。例如婆羅門種姓中,殺生、邪淫、邪見,造種種惡業的人很多,這能說明它是高貴人種嗎?可見人的貴賤與否,不在人種的劣勝。能夠修道為善,覺悟證果。不論什麼種族,都是尊貴的,為人們所敬佩。」 

國王聽了他的話,皈依了佛陀,刷新政治,加強法治,大赦囚禁在獄中無辜的首陀羅人,懲治一些有恃無恐的婆羅門族的犯罪份子。 

迦旃延除主張種姓平等外,還主張老年與青年平等。如他在婆羅奈烏泥池和比丘一起進餐時,有一老婆羅門倚仗走來,大家紛紛起立讓座,唯有迦旃延裝著沒有看見的樣子,不理不睬,也不讓座。 

老婆羅門知道迦旃延是婆羅門家庭出身的,對迦旃延脫離婆羅門教,改信佛教,已經使他惱火,現在竟敢如此無禮,連座都不讓,真是無法無天,氣得暴跳如雷,用手杖指著迦旃延的臉責問說:「你為什麼這樣目中無人?」

迦旃延很溫和地說:「從你的粗魯舉動和講話的聲音來看,你不配稱為長者,也不值得人們的尊敬。你的貪瞋癡煩惱很重,在五欲樂裡陷得很深,雖然活到八、九十歲,只能說是白活。相反地,假若有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他解脫了愛欲的束縛,沒有煩惱,沒有不平等的觀念,他雖年經,但稱得起長者,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 老婆羅門聽了迦旃延的話,自知理虧,默默地走開。 

大丈夫講的是你的心-慈悲心力量很大就是大丈夫

兩個故事一隻母狗故事+短命春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Fky2-holA

【因果故事动画第一集】 傳說中被诅咒的短命村,世代的村民都很短命,因此長壽蝙蝠前往察看,發現村民過度殺生獻祭而無法長壽,在規勸之后,村民從此改過不再殺生無度,從此短命村變成了長壽村。

持戒可以防止福報流失像是車子煞車!水槽塞子!如果不持戒做一些不好事情就像是水槽塞子被拔掉福報就會流失也像是紅綠燈提醒宇宙規則世間規則

戒:清涼!身心清淨可以到彼岸

慧智學社/「摩訶迦旃延/ 論議第一/迦旃延 /五戒/方老師/

五戒:

不殺生:生-眾生-因緣合和所生的眾生/不殺生所有的因緣合和所生植物桌子椅子燈都算/不浪費物品資源

不殺生會長壽

不偷盜:當你有一個我的概念你會想要占為己有!世間上所有東西我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上課好好上課上班好好上班

一般廣義:衣物財產

狹義:上班上課

不偷盜得富貴

不邪淫/淫慾:不只是只性還有不要過多/外遇小三小王/成瀰電腦手機愛一個人愛過多/知食知量

不淫慾得身心自在得莊嚴

不妄語:說謊挑播離間堅兩蛇惡口

大妄語未得位得:你還沒有到那個果位說自己已經到了那個階段影響別人修行

不飲酒:因為身體喝一點紅葡萄酒會是煮中藥需要米酒當藥引是沒有關係的!這邊指的是不要喝得醉醺醺不省事/不吸毒神智不清/過度抽菸

即使你沒有喝酒沒有喝得醉醺醺但是你這一輩子迷迷糊糊過一生也是犯了飲酒戒!

人就是要自利利他你幫了多少人你很清楚

不飲酒得智慧

下周要講六度波羅蜜行五戒可以防止福報流失行六度波羅蜜可以增加福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el08000 的頭像
    ariel08000

    滿心歡喜,順流而上

    ariel08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