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堂弟~
阿那律和摩訶那摩(摩訶男)是兄弟,同是甘露飯王所生的王子,當初他弟兄二人約定,兄不出家,弟即出家;弟不出家,則兄出家。
後來阿那律和跋提王子等七人同時皈依佛陀,披剃出家做了沙門。
阿那律長得很英俊,沒有出家時就有很多王族的少女希望嫁給他,但阿那律卻不易為愛情女色動心。
出家以後,有一次阿那律從祇園精舍往拘薩羅國去的途中,路上沒有比丘的宿處,沒有辦法,他只好向民間投宿,這人家有一位年輕的少女。
阿那律走到少女的門前說道: 「天快黑了,路很遠,想在貴府投宿一夜!」
少女一見大喜,即刻迎接阿那律入其內舍,阿那律尊者沒有想到其它,他在內舍中結跏趺坐,一心的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點天明,以便趕路。
夜半,燈光漸漸的黯淡,朦朧的月色照在窗前,門聲響處,年輕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溫柔多情的說道:
「你是一位沙門,我知道,但我見了你,怎樣也壓制不住我對你的愛情。
近來有很多有名有財的長者婆羅門,向我求婚,都為我一一拒絕,但我看到你端正秀麗的容貌,我不怕羞的自願將身許你,你就住在我的家中不要他去。」
阿那律尊者雙目閉得緊緊,像高聳的山岳,巍然不動,少女即以手向前推動他,阿那律嚴肅的把眼睜開,他就莊嚴的訶斥欲的種種不淨,少女生大慚愧,當即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作了在家優婆夷。
阿那律尊者雖然不為愛欲所迷的美名令人敬仰,但有一次當他聽聞佛陀說法因疲倦而打瞌睡,遭受到佛陀的批評。
佛陀講法以後,把阿那律尊者叫到身邊,問道: 「阿那律!你出家學道是為了畏懼王法恐怖盜賊嗎?」 「不是!」阿那律回答。
「那麼,你為甚麼要出家學道呢?」 「為著厭離生老病死,解脫憂悲苦惱。」 「我看你出家學道的信心很堅固,但是當我在說法的時候,又看到你在睡覺。」
阿那律跪下來,合掌說道:「佛陀!從今以後,盡形壽,我也絕不在佛陀的座前睡眠,希望慈悲的佛陀原諒我一次懈怠的愚癡。」從此,阿那律從清晨到黃昏,從黑暗又到天明,他都用功辦道,絕不睡眠,經過一段時間,阿那律的眼睛壞了。 佛陀很掛念,有一天佛陀找到阿那律,告訴他道: 「阿那律!修行不及固然不行,但太過了也是同樣的不行。」
「我在佛陀的座前已經宣過誓,我不能違背我的誓言!」阿那律恭敬的而又堅決的回答。 「你不要掛念這個,眼睛是大事。」
佛陀雖然慈悲的這麼告訴阿那律,但阿那律仍然不肯睡眠。
佛陀又再叮嚀勸說道:「阿那律!一切眾生為食物而生存,如果不食就不能存在,眼睛也要飲食,眼睛的飲食就是睡眠。所以,阿那律!你去睡,不要掛念其他,就是涅槃也要飲食。」 「涅槃吃甚麼?」阿那律懷疑著問。 「不放逸!」佛陀回答說:「不放逸能夠到達無為的境界,但是在這以前仍然睡眠。」 「佛陀!眼睛是以睡眠為食物,不過我不睡眠沒有關係,請佛陀放心!」
就這樣,阿那律的眼睛不久就瞎了。 佛陀想到以自己對阿那律講了一句話,能使他精進修行以至雙目失明,阿那律對佛陀尊敬的心,到達甚麼程度不難想像而知。
佛陀打算著如何才能令阿那律重見光明。 有一天阿那律想縫衣服,但因眼睛看不到,無法把線穿進針孔,他很希望有一個人幫助他。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走來說道:阿那律!你把針線拿出來,我來替你穿。」 阿那律很惶恐、驚慌,佛陀為他把針線穿好,看不見東西的阿那律,眼眶中浮出幾滴晶瑩的感動的淚珠。
佛陀把針線穿好,阿那律想請人來做衣服,佛陀阻止著他道: 「你不要煩心,我來替你做就好。」 在一天以內,佛陀就為阿那律把三衣縫好。
佛陀和失去肉眼的阿那律坐在一起,慈悲的安慰他、並教他如何修定就可以見到光明。
阿那律信任佛陀的話,他不久就得到天眼,不分遠近,不論內外,他都能看到,在佛陀的弟子中,從此阿那律是有名的天眼第一! 阿那律很歡喜感激,佛陀的歡喜更是難以形容。
有一次,阿那律走到佛陀的座前,頂禮佛陀後說道:
「佛陀!我常這樣想,少欲知足,常行精進,這是我們修道者必備的條件;忘記小我,弘法利生,這是我們弟子應盡的責任。
佛陀!關於我們如何修學覺道,進取涅槃,懇求佛陀多予慈悲開導!」 佛陀很歡喜的說道:「你說的都是實在的話,你所掛念的問題是學大人(菩薩)的問題,我為你說八大人覺,你可於晝夜至心誦念: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無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阿那律!前面所講的八事,這是諸佛菩薩大人的覺悟,修學覺道的人,要用慈悲的心,多來修福修慧,乘著法身的船,划到涅槃的彼岸,再來人間,廣度眾生,就能脫出生死,永遠安樂。」
阿那律含淚聽著佛陀說法,更增強學道的決心,佛陀的愛,深深的藏在阿那律的心底。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了不管是好還是壞
所以我們執行六度波羅蜜是非常重要事情
如果能夠做到六度波羅蜜你的福報在這一輩子也會快速增加
六波羅蜜分別是:
波羅蜜:從痛苦地方到快樂地方/到彼岸的意思從愚痴到智慧從痛苦到慈悲
波羅蜜多:梵文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六度」。
修行這六度,正好對治人性的慳貪、毁犯、瞋恚、懈怠、散亂及愚痴。
一般佈施:有像佈施!
布施波羅蜜:幫助別人時候要用佈施波羅蜜的心態去佈施/世尊教導的是真正佈施/可以輪迴也可以選擇不輪迴/無像佈施
沒有佈施的我沒有佈施這件事情也沒有佈施的對象/無像佈施才是
三輪體空:我對像這件事情都沒有/才會有究竟智慧提升自己
三輪體空佈施才會有究竟智慧才會提升慈悲心
財佈施:富貴
法佈施:技能方法智慧教導給別人也是佈施不一定要用錢才佈施
無畏佈施:讓對方不會害怕!迷路領路/怕黑開燈/
內財:器官捐贈/
外財:一般我們物質上給予
本來就要佈施!有智慧佈施三輪體空的智慧佈施平等佈施
一般佈施:是有像的!希望旁人知道福報有限到天人之類人天福報/還會上上下下輪迴
持戒波羅蜜:上週有講到持五戒!無守物持戒/沒有持戒我對像這件事情三輪體空持戒就會得到-德身善去-出三界不會在六道裡面輪迴
五戒:不殺盜淫酒
一輩子迷迷糊糊過一生也是犯戒
持戒有正確態度本來就要持戒沒有持戒的我對像跟這件事情
非常自在持戒
持戒像:到處跟人家講自己在持戒還是會輪迴上上下下
忍辱波羅蜜:無住忍辱/沒有我對像這件事情忍辱這樣才能清淨忍辱
一般忍辱都是有住忍辱-我很忍耐/很情緒的記仇/一時忍耐
一般我們會生氣都是因為我們有住!記得曾經被不好對待很快就會爆炸生氣瞋恨還有一種人沒有能力的人常常也會生氣遮住自己能力不足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不會生氣!
要原諒別人!不然也會是會變成一個很會生氣的人
常常吃很火大食物的人也會無法持戒忍辱!
六大:所有宇宙萬事萬物都有六大性質
第二堂課(六大)
宇宙性質萬事萬物都有性質
地水火風空識
常常吃 些火大食物的人通常身體會呈現出火大!
火大:也很難修忍辱波羅蜜!
調食:水大食物:無糖綠茶紅茶青草茶/冬瓜/白蘿玻湯/大白菜小白菜/西瓜柳丁
沒有慈悲心的人也很難修忍辱波羅蜜
要無住修三輪體空的修忍辱波羅蜜
如果修好忍辱波羅蜜會得到莊嚴自在
精進波羅蜜:要無修精進不斷持續學習有目標有目標的精進就不是精進波羅蜜
本來就要精進本來就要聽佛法才會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心
三輪體空的精進能夠增長我們智慧慈悲心的事情本來就要去學習像呼吸一樣精進-就會得到俱足功德
禪定波羅蜜:隨持維持在一個頻率速度當中很清楚明白把事情做好來比來就要把事情做好來
無想:念頭越好心越會定下來就很像是湖水!湖面像是鏡子!念頭越多很亂就沒有辦法讓自己定下來產生智慧
心平靜念頭越少越有定力!就會得到法喜
心中很多喜越對很多事情非常清楚非常了解!聽了佛法客覺得豁然開朗越來越有慈悲心-法喜
般若波羅蜜:不執著智慧一切本來就是清淨的畢竟空了解諸法空像的智慧,(智慧波羅蜜)但是這裡不是講人世間的智慧!是知道諸法空向本來清靜的智慧
所有一切都是畢竟空/知道諸法空像一切本來清靜!音譯:般若(唐朝講的是閩南語)
般若波羅蜜:無緣/不執著不交涉凡是平等!凡是評等不分別會得到大智慧!因為妳是不執著平等對待
無緣:不執著部交涉梵是不分別平等,面對所有人事務
會得到大智慧
大慈同體大悲!這樣子在做事情智慧就會越來越圓滿!慢慢慢慢就跟佛菩薩一樣
人世間一般智慧
六個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六個: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都是空像一切都是清淨的畢竟空這樣觀念佛法智慧才能做到六度波羅蜜三輪體空!
般若像是一艘船船頭方向對了就可以慢慢跟佛菩薩一樣成佛所以要修六度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