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迦 葉 ( ㄕㄜˋ ) (梵語:महाकाश्यप,IAST:Mahākāśyapa;巴利語:Mahakassapa)又被稱為大迦葉、摩訶迦葉波、迦葉波、迦葉,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和佛教創始人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摩訶迦葉長老見到比丘尼僧團已在如來教法中成立,便想起他曾承諾過出家前的結髮妻子妙賢:「如果我找到善知識,一定前來接引你」。於是,摩訶迦葉長老便深入禪定運用

摩訶迦葉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為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 出家前,大迦葉尊者在遭到家人的逼婚後,被迫與素未謀面的跋陀羅迦卑梨耶結婚。

未曾想到跋陀羅迦卑梨耶也同樣厭惡愛染,樂於清淨修行,於是他們共同實踐,成就彼此道業。對父母,他們行孝道,扮夫妻;對對方,他們修梵行,為道友。

大迦葉尊者在父母離世後欲離家修行,便許諾跋陀羅迦卑梨耶: 「我不和你結夫妻的緣,但我與你允同修梵行的諾。我若解脫,必記掛你還在紅塵漂泊。我若得度,必來度你。」

相傳迦葉尊者離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日子。迦葉尊者在遇到佛陀之後的第八日即開悟。由於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出家,帶了幾百個女人,從此便有了比丘尼和女眾僧團。

迦葉尊者征得佛陀的同意,如約將跋陀羅迦卑梨耶接來了僧團。跋陀羅迦卑梨耶精進修行,很快便開悟,成為佛教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紫金光比丘尼。 真正的愛,是成就彼此的解脫。

【但三衣】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比丘但持僧伽梨、鬱多羅、安陀會之三衣,不更畜餘衣也。資持記下三之一曰:「但三衣,但猶獨也,三法服外無別衣故。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佛法非宗教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經典:

佛經:大藏經

道教:道藏/道德經/易經

基督教:聖經

天主教:聖經/舊約聖經/玫瑰經

回教:可蘭經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即修治身心、除淨煩惱塵垢之十二種梵行。頭陀,修治等意。

又作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頭陀十二法行。十二頭陀之行者,稱十二法人。

(一)在阿蘭若處,即遠離聚落,住空閑寂靜處。

(二)常行乞食,即於所得之食不生好惡念頭。

(三)次第乞食,即不擇貧富,次第行步乞食。

(四)受一食法,即日僅受一食,以免數食妨礙一心修道。

(五)節量食,即於一食中節制其量,若恣意飲啖,腹滿氣漲,妨損道業。

(六)中後不得飲漿,即過中食後不飲漿,若飲之心生樂著,不能一心修習善法。

(七)著弊納(衲)衣,若貪新好之衣,則多損道行之追求。

(八)但三衣,但持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

(九)塚間住,即住塚間,見死尸臭爛狼藉火燒鳥啄,修無常苦空之觀,以厭離三界。

(十)樹下止,效佛所行,至樹下思惟求道。

(十一)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

(十二)但坐不臥,若安臥,慮諸煩惱賊常伺其便。關於頭陀行,亦有十三、十六種等說。

[十二頭陀經、大品般若經卷十四兩通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 p346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慧智學社/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大/迦葉尊者/ 佛法本質一/如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el08000 的頭像
    ariel08000

    滿心歡喜,順流而上

    ariel08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