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超級喜歡導覽的月月,意外的有機會加入一群高知識水準又有文化素養的團體導覽。讓身為台北人不可不知台北事的月月充滿渴求文化巡禮的滋養。話不多說跟著今天的年經有型的周季五導覽講師來一窺究竟上個世紀的台北城!
這次很貼心在捷運站集合!涼爽的天氣!
隨身都有導覽機可以戴上耳機邊走邊聽導覽員的講解
臺北城被選定在艋舺與大稻埕之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俗稱三市街。清末,臺灣的經濟重心已經北移,北部的茶、樟腦取代了南部的蔗糖成為出口大宗,而北部的煤也是工業革命的動力資源。
臺北的地理位置遂成為北部樞紐。今天跟著周導覽來腳踏台北城重溫古早事。
從北門捷運站內出發!捷運站內有著文化講述(有時間的朋友可以慢慢的詳細閱讀喔! 從清差大臣牡丹事件開啟(歷史離月月好遙遠)中法戰爭 以及以前的大稻埕火車票房
1908年是台灣交通重要革命記事。因為日本打通了整條鐵路!當然在此之前鐵路的建構是一段一段批次建構,因應不同主導者而有不同的進度!
再來一定要看看一樓視覺懸崖的考古坑 (走到這裡心理系的月月就會想起來嬰幼兒實驗- 視覺懸崖,也就是在透明的玻璃平台下,設計兩種相同樣式但不同高度的平面,一邊是深邊,另一邊是淺邊,然後觀察行為反應)
北門站內的考古坑有一區塊是可以讓民眾踩踏的!為了讓民眾更加貼近出土真實樣貌
接著是清朝的排水坑 當年商業重鎮交通主要方式是水路/碼頭。
往上走出北門站!室外的天氣很好!一出捷運站馬上看到正在整修的台北工場(機械局) 這邊也就是鐵道部(每次搭公車都會看見的一排歐風建築的鐵道部)
馬路上另一端是塔城街 鄭州路也就是市民大道 (鄭州路跟市民大道是一直線,鄭州路是前面短短的那一小段) 這時候導覽員說了一個常識(市民大道是台北市經過最多行政區的道路)台北工場跟鐵道部目前在整修!而其中鐵道部預計明年會開放!期待可以有機會聽見場內的導覽,聽說很歐風!
站在北門2號出口馬路那邊以前是宿舍區 捷運這邊是辦公區
接著往承恩門走 途中會經過這幾年規劃好的北門廣場
承恩門旁邊有個北門廣場的小解說區塊
抵達城門-承恩門,城門因為有風水地理的考量城門有斜度15度 碉堡式建築北方式美學門
「單簷歇山式」的屋頂,同時富於曲線變化,是典型的華南式造型。清柔飄逸之感,與下方的城座、城牆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城門以前市官員必經之門。承恩門也是台北市唯一保存得很完整的城門。周邊沒有高樓大廈(至少2019為止沒有擋住視線的現代高樓)
小常識:臺北城於光緒十年時完工(西元1884),是臺灣省有史以來最講究建材的城池,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城門樓是封閉的碉堡,牆身和屋頂連成一氣。城牆是用臺北附近一種火成岩的安山石石條堆砌起來的,色澤呈青灰色。黏石塊的灰是糯米漿加烏糖汁混合,乾了以後,非常堅固。
城樓正反面各有一圓二方的窗洞,以供防禦和監視之用。二樓之牆壁有內外兩層,外粉白灰再塗刷土朱,外觀呈朱紅色。門額題【承恩門】,落款為光緒壬午年。
城門上這些孔洞可都是當時戰亂時真實遺留下來的彈孔呢!瞬間真的有歷史就在眼前的真實感,我們就站在這裡,彷彿跟著他們一起。如果大家要到台北北門這來,會建議事先閱覽一下關於這座北門承恩門的歷史。承恩門是臺北市碩過果僅存具有清代風貌的古城門 ,請大家好好珍惜!
承恩門往右看是三井倉庫(目前規劃可以進去參觀跟喝點小咖啡)只因為都市計畫道路規畫所以只好遷址到現在的地址(這中間當然很多文化遺產的犧牲)
北門旁邊就是以前的北門郵局,現在是臺北郵局。三級古蹟,台灣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有一座木造的郵局,後來改建為鋼筋水泥的大樓後,台北郵局也遵此復古的樣式,採用古典的色彩,像牆壁出現的古典柱子,室內大廳的天花板上都充滿了線腳,原來在入口處的半圓拱廊,也在光復後被拆除。而這座台灣當時最大的郵局採用鋼骨構造,外牆以貼面磚和洗石子的技巧,展現出大時代下的特色,而天花板和柱頭則給人華貴莊重的印象。台北郵局是少數保有日據時期室內裝修特色的建築物,由於屬於機關類的古蹟,目前仍做為官方辦公之用,為了確保安全,台北郵局在走道各處多設置監視器。台北郵局的電源開關、擴音設備、通風口等配件也保存下來。
小常識:灣巡府劉銘傳大力提創郵政、電信新政,並在大稻埕的建昌街一帶設立郵政郵局。劉銘傳除了全省設有郵務據點外還增設郵票發行。在日據時代,原本僅服務日本人的軍郵局, 一直到1896年才開放給台灣人使用,此後台灣的郵政制度也逐漸發展起來,在日據時代有鑑於郵政業務與當時的鐵路運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建立了「台北郵便局」負責全台的郵務工作。直到日本戰敗國府遷台後,因郵務工作日漸擴大,在郵政總局遷往別處後才改為「台灣北區郵政管理局」。
接著往 撫臺街洋樓 前進
撫臺街洋樓是台北市定古蹟,也是臺北市僅存的日治時代商用建築的古蹟之一。而撫臺街之所以叫做撫臺街,其由來是因為清朝劉銘傳在武昌街以及延平南路那設立了「巡撫衙門」來治理全臺灣的軍政,因此延平南路在當時就稱做撫臺街,而這棟洋樓建築,自然也就叫做撫臺街洋樓囉 撫臺街洋門228事件曾是短暫人民日報報社也就是後來的警備總處(嚴刑拷打的地方?)。 洋樓整體裝飾簡潔而不複雜,雖建築物一樓以樸質厚重石材疊砌築造。形成造型典雅之騎樓時造拱廊,二樓及屋架均為木造,
以馬薩式(Mansard Roof) 其中(老虎窗 音譯) 老虎窗,英文是Roof Window 形狀是圓形,像碩大的牛眼注視路人,又稱牛眼窗。
跟著導覽一路往中山堂前進會經過很多老字號的美食!(剛剛台北郵局那邊有個香的不得了的豬腳店)
講到這裡 身為台灣人要知道台灣事!關心我們的居住文化那是大家共同一起走過的歷史足跡! 走過很多老字號的好味道! 往中山堂前進路上一路走過年代的興盛跟革命還有現在的自由民主跟不同的氛圍。
順道複習台灣小常識:荷蘭西班牙統治38年 鄭成功統治21年 日本統治50年 台灣的四個通商港口 (基隆淡水安平高雄)音譯 雞蛋打狗
中山堂位中正區延平南路,中山堂前身是行臺。是臺灣第一會會建築。其落成於臺灣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公會堂通稱臺北公會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光看背影知道這座銅像是誰嗎?由於經過換幣年代(因此當年打造銅像是虧損的) 導覽到這邊也將近要接近一個半小時了所以可以稍微坐一下.月月喜歡大公園古老的樹木遮蔭搭配著古老的建築迎風撫臉而來的舒適感。
很容易出神的月月忽然回神聽到導覽員說:以前的南署:管理北成萬華。北署:管理保安街。還有國父銅像是虧損的。塑造完工腳底基座有一小排刻字樣
好了接著往下一站古老的合作金庫前進
市定古蹟-合作金庫 守護神貓頭鷹(掌管夜間財務守門員。當年台北城內重要的商業活動機關。
台北市幾個夜市標誌其實也有貓頭鷹:饒河街跟寧夏夜市的標誌。小常識:貓頭鷹智慧象徵以及守護神還有財富的代表!接著往最後一站
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 1932-1979年結束營業,現今列為台北市歷史建築保護 ) 第一間開放給民眾搭乘的開放式電梯! 那麼第二家百貨:台南林百貨 (1932- 1945年結束營業,2014年6月以原名重新開幕 )月月去台南有遊記可以寫了。敬請期待:)
第三家百貨在高雄:古井百貨(1941- 1945年結束營業,後更名高雄百貨,1994年建築物遭拆除 )完成著短短2小時導覽!回憶像是紀錄片一樣的撥放著!一座城市的水平不是建築物的高度而是文化歷史的深度!謝謝周導覽員! 月月好喜歡導覽!充滿滋養的一個上午! 希望有機會可以繼續閱讀城市走踏文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