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 在炎熱的天氣
拉著怕熱的國王史小姐努比同學。陪著來個走走停停的文化-導覽。
 
 
 華山-從前是個酒廠, 也是一個小車站。
曾經因為某個日本長官華山XX ,在台北車站要登基時候被暗殺。
所以從某任日本長官要來接收時,選擇在這個地方上岸。
從此,華山這個名字就充滿這個周邊。
華山有三個古蹟,旅客中心是其中ㄧ個,還有煙囪跟烏梅酒廠。
建築工法包含保留原始大樹儘量不要破壞原生植物,所以這個平台有個三角設計,就是要避開大樹設計的。
 


這個煙囪是大約50樓左右 ,上頭有喜鵲的家。
如果你被喜鵲滴到,表示,妳很-幸運°
 
華山到處可以看見攀爬植物,但是植物的根會破壞建築物
那只有在盡量不傷害前提下,在旁邊增設新水管。
 
 
 
接近停車場後端地區,日據時代的設計建築物都有一個「鳥踏」
那是要給鳥休息用意,到處可以看見設計師得巧思。
其實應該要是防曬防濕用意啦, 即使功用不多。
 
 
 
 
向著北方茶亭-
ㄧ位日本設計師來到華山想要留下一個半個的藝術巧思
因此造了一座「向北茶亭」
結合附近國小跟居民一起完成的作品。
 
主要概念是,古時候卸下盔甲的勇士們,能放鬆在茶亭喝個茶。所以入口很小一個。

但是,茶亭現在已經暫停進入。
月在茶亭建好那年上去過ㄧ次
蠻喜歡這個概念的。
 

 以前聽說有六珠大榕樹。
現在剩下著道牆。
白肉榕-是種攀牆植物,華山特地保留這一這一片植物牆,
有沒有很古墓奇兵的感覺(月想起吳哥窟的爬石頭之旅呀
 
聽說本來缺口沒有那麼大,
可能是因為「缺口」太好聽了,所以越破越大(庾澄慶-缺口—》冷笑話)
言歸正傳,植物一直在告訴我們些什麼!
牆後是1987念,頹廢時期的藝術家某天繪出的
搭配那個缺口!是否有時代交替的纏繞感覺!


在停車場後段這邊,可以看出

左邊舊有原本古蹟建築物,但是卻比較新
右邊是後來用仿舊工法修復而成的。
 
日劇時代建築,厚實,耐。
也象徵那個世代的人,用心跟有遠見。
 

煙道,在酒廠興盛時期,腳踩的地方是煙道。
現已成為步道。
 
*題外話, 順著煙道,可以找到五月天,馬沙開的店。
 

台灣興盛磚造,品質到現在也是赫赫有名
華山也是有大部分採用台灣製造的TR磚。
 
光點戲院-華山館
用建築工法包複式功法,
保有華山原始建築本體,再用現代設計產生華山-光點戲院。
侯孝賢導演是老闆。


光影走廊-
廊道在太陽撒下時,形成一暗一亮的光影

光點戲院裡面鏡面設計,侯導表示像是愛麗絲夢遊,虛虛實實,像是人生一樣。
 
 

烏梅酒廠-
保有屋頂通風的最原始構造,
強制換氣的構造。
現在的華山,是由台灣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因此無法買到菸酒廠的酒。
現在只有台中文創園區還可以買到台灣公賣局酒廠的酒。
 
三角錐窗閘,保存完好,避免陽光直射造成酒類存放品質不佳。
 

華山建築屋,特地在平屋頂又加蓋一個武士背心式屋頂,表示以前對於武士的尊敬。
並且有遮陰的功用。
 
 

四連棟-
華山植栽爬牆虎。浮木根系植物,
可以輕輕拔起。
依照春夏秋冬有不同顏色。
 

這是最年輕的建築物,
薄酒禮堂。
以前是倉庫。
現在二樓為北藝大的教室。
也有開放課程嚷喜歡民眾報名參加。
 

一樓為主打天然材質原住民的商店, 歡迎大家支持。
 

這麼大的建築物, 以前酒廠時候是停放消防車用。
當酒廠有意外發生,可以馬上消災。
 

再來就是在華山入口
教堂式高中低的建築前。有一大片廣場。
仿造類羅馬競技場般概念。
其中有藝術家作品融入讓民眾休憩。
落實-藝術生活的概念。
 


月很喜歡華山這樣的地方, 導覽一次不夠。 
歡迎大家一起文化生活。藝術培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el08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